泉州是世遗之城、烟火之城。泉州古城作为泉州的灵魂所在,它的丰富肌理和独特魅力藏在一条条街巷中。假如你第一次来泉州,不如走进这8条街巷,在石板黄瓦间体会泉州千年的历史和人文积淀。西街西街是泉州繁荣的象征,开元寺、东西塔、定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大厝林林总总,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这是泉州最老又最年轻的一条街。作为泉州最早开发的街区,自唐朝时就“列屋成街”,如今是泉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俯瞰西街。人民网 黄东仪摄开元寺。人民网 黄东仪摄泉州最著名的机位和最出片的位置也是这里了。位于西街的天台特别多,有西街游客服务中心、有鲤天台、7FUN天台等。游客们在西街游客服务中心天台上与东西双塔合影留念。人民网 黄东仪摄象峰巷象峰巷,坐拥看东塔的绝佳平地视野。宁静幽深的古巷直通人潮涌动的西街。矮小错落的房屋,和远处的高塔形成对比,是难得一见的绝佳视角。象峰巷。人民网 黄东仪摄象峰巷中还有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留从效在泉州冶铁的遗址——铁炉庙。庙如其名,铁炉庙最早就是打铁、炼铁的地方。相传,铁炉庙当年供奉的香炉,是留从效冶炼泉州第一炉铁所用的冶铁炉。铁炉庙。人民网 黄东仪摄中山路中山路是泉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中山路沿街廊柱式骑楼既有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了南洋式的建筑精华,是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中山路。人民网 黄东仪摄“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此句后半句指的就是中山路。中山路像一条璀璨的珍珠项链,串起罗马式钟楼、陈光纯故居、花桥慈济宫、府文庙、泮宫等古城的重要文物史迹,走在这里就像翻阅一本厚重的书籍。钟楼。人民网 黄东仪摄文庙。人民网 黄东仪摄花巷花巷得名于清末民初,那时巷中聚集多家人造花店铺,姹紫嫣红,市民婚丧喜庆之际,花店熙来攘往,“花巷”之名由此而来。花巷。人民网 黄东仪摄巷内多姿多彩的洋楼、百年历史的照相馆、华侨献出家宅成立的女子学校,还有粉红色的泉州天主教堂……一段段难忘的历史,以建筑的形式呈现于巷中,令人回味不尽。花巷。人民网 黄东仪摄金鱼巷北宋年间,福建都转运使谢仲规在此建宅,他官至三品,依唐宋官制,三品以上官员可受赠紫金鱼袋,后人在宅邸之上挂一匾额,上书“金鱼世第”,被传为佳话,“金鱼巷”的美名也就流传至今。一条巷子,既能直观感受泉州传统建筑技艺的魅力,又能体会涌动着的文创生命力,还能品尝正宗的泉州美食,就像是一座浓缩体现泉州文化精粹的“大观园”。金鱼巷。人民网 黄东仪摄涂门街涂门街是一条拥有浓厚文化积淀、融合中西建筑文化的具有闽南风格的古街,清净寺、府文庙、通淮关岳庙等古建筑点缀其间。关岳庙。人民网 黄东仪摄香火鼎盛,来往香客络绎不绝的通淮关岳庙,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贸易繁荣时期的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人民网 黄东仪摄南俊路树荫满满的南俊巷地灵人杰,这里不仅有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的承天寺,还有施琅所建“夏园”,巷子西侧曾是古代士子“开科取士”的贡院。近年来,南俊巷经过旧城改造,已被拓改为崭新的商业性大街道,并改名为南俊南、北路,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南俊巷。承天寺。人民网 黄东仪摄承天寺。人民网 黄东仪摄天后路天后路位于城南片区,因路上的“天后宫”得名。如果想远离喧嚣,感受泉州人的慢生活,那么这里最适合不过了。泉州天后宫建于南宋庆元二年。在桅帆行船的时代,面对变幻莫测的大海,人们把平安归来的希望寄托于妈祖的庇佑。如今的泉州天后宫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宇,守护着人们怀揣勇气和梦想在新的时代里乘风破浪。天后宫。人民网 黄东仪摄天后宫外便是天后路。人民网 黄东仪摄德济门遗址位于天后宫前,是我国现存使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的石构古城门遗址之一。这一经由科学考古清理出来的城门遗址,包含有宋、元、明、清不同时期建筑遗存,见证了宋代以来古刺桐城和泉南地区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德济门遗址。人民网 黄东仪摄石砖古道,青瓦红墙。泉州,等你慢慢来逛,期待与你不期而遇。来源:人民网